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会动态 > 正文 首页

春意盎然 书香满屋——福州大学工会举办教工读书沙龙活动

信息来源:暂无发布日期: 2019-04-26浏览次数: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时携带的避难所。信息时代,我们亟需回归到阅读这个避难所,来安放自己在信息洪流中焦灼的心。近日由福州大学工会主办,尚友书屋协办的“春意盎然,书香满屋”读书分享沙龙在科技园湖畔尚友书屋如期展开。此次读书沙龙邀请到了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的赵陵波、中文系的薛美秀和经管学院的张炎琳三位嘉宾。春日景明,大家坐拥湖光,远离喧嚣,回归宁静,一同悦读、分享、交流,感受文字的力量,阅读的魅力。

     我们对压力抱有怎样的心理预期?赵陵波老师推荐的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所著的《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一书,诠释了压力的重要真相。压力就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所引起的反应。它包括感受到压 力时的想法、情绪、生理反应以及你选择怎样应对压力情景,这个定义强调了有关压力的一个重要真相:压力和意义无法分割对不在乎的事情,你不会感到压力;不经受压力,你也无法开创有意义的生活。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压力有害“的观点,挑战反应是最有益的反应方式,要学习变”鸭梨“为”冻梨“。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验验证:如果人们改变对压力的固有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挑战会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个过程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成长性思维就会慢慢形成(就如升级打怪,抗压能力升级啦)。而逃避只会强化害怕,提高焦虑,形成恶性循环。在这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在学习、生活以及职场上都面临许许多多的压力,赵老师说:“这是一本帮你与压力共存的实用指南,教你学会坦然接受与拥抱压力,相信自己,勇敢接受挑战,找到生活的意义。

       有谁知道福大校训的“明德”源自何处?正是薛美秀老师推荐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即光明的美德。薛美秀老师说:“人从一出生,心中就有一颗光明的美德之珠,只是蒙上了太久的灰,无法展现它的光芒,所以我们要明明德,寻回这美德之珠的光芒。”作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其指导思想是世界观,所以按其顺序应先读《大学》。《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安人)的思想。此书既是“初学入德之门”,又是一本修身大全。按前人总结,其有“三大纲”、“八条目”。所谓三大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纵观古之大贤至圣,修身才是根本。“大道至简”,《大学》文词精炼,恰恰是简单的道理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度阅读。只要读懂读透《大学》,就可以开阔视野,提升格局,深味“止于至善”乃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十年时光流转。张炎琳老师作为尚友书屋的主理人,向我们分享了十年来,他与书籍的故事。在这十年里,他藏身书海,从百万本书籍中,大浪淘沙,收藏了六万册以福建地方文化为主的书籍。这份图书香中的守望,正是一位爱书人最平凡而又最独特的情怀和坚持。

      福建人文底蕴深厚,张老师也分享了一位19世纪生活在福州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所写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目前书籍已经绝版,仅可在少数淘宝书店中找到。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为19世纪居住在福州的美国传教士。他对福州这座城市进行了历时14年细致而持久的社会观察这本书正是他14年的观察结果,丰富而又翔实,从社会政治、经济、民间信仰、习俗、宗教、教育、科举等各个视角,对福州社会进行多方位的记录和描述,为我们理解晚清福州以至晚清中国的社会全貌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文化视野。它是西方出版的记录中国人社会生活方面取材最为丰富的著作,长期被奉为汉学研究经典。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了解旧时福州的民俗文化,就是了解这个城市的底蕴与风采。阅读卢公明的文字,你会为他的细致观察以及幽默风趣所折服。这本书将带领你穿越时空,看到到旧时代福州人的社会、生活与风俗文化。而后,你会惊叹:原来,福州城也是有风骨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