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福州大学劳模进课堂暨青年教师思政引领、教职工心理支持计划项目“劳模引领·热爱我工作的城市”在烟台山成功举办。30多名教师跟随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黄玉麟老师深入街区,走入有着“万国建筑博物馆” “苍山烟霞,高丘低江”美誉的烟台山,体验一节别具一格的行走的思政课堂。
此次课堂始于马厂街,这条位于仓山区对湖街道长约450米的老街,窄路矮墙遍布,最窄的地方不足3米。鼎盛时期,花园别墅、洋行、医院、照相馆、基督教堂、西餐厅等毗邻而建,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拾级而上,在细碎树影中,马厂街基督教堂、可园、梦园、宜园、爱庐、忠庐等12座民国时期的红砖洋房沿坡而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墙头杂草、晾晒的衣物和随处可见的电线混挂在一起,恍惚间历史人物从一砖一瓦间徐徐走出,时光与流逝的岁月交织在一起,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从马厂街沿烟台山脉向上而行,走进了真正的烟台山,黄玉麟老师为老师们深度讲解了烟台山的前世今生,烟台山海拔高41.6米,南望五虎,北眺三山,是整个福州老城(鼓楼、台江、仓山)传统中轴线序列组织的结尾。福州第一家现代金融银行、第一家西药房都诞生在这里,叶圣陶、林徽因等很多名人都曾在这里求学居住,这片地区凝聚了福州近代城市的演变历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福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得益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的科学指引,围绕烟台山进行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创新实践,力求既留住城市的传统文化与记忆,又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功能与活力。在保留城市历史肌理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探索融合商务、商业、生活、时尚等多功能新元素,旧建筑中装了新城市的活力,新建筑又装上了一脉相承的城市历史文脉,赋予了它们全新的时代生命力。

下午,老师们走进“古建筑明珠”安澜会馆,欣赏了精彩的川剧变脸和闽剧表演。在婉转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中,大家一边品茶,一边感受福州的人间烟火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最后,老师们探秘了非遗大漆艺术,并制作精美的大漆作品,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领略传统艺术的深邃内涵。
活动结束感悟:
外语学院徐朝晖老师表示,此次行程安排让外教会员倍感温暖,充分感受到了福州和福大的热情。
科技处张强老师:参加行走的思政课堂--漫步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福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交融,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同事间的交流,也让我对福州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收获颇丰。
电气学院齐义文老师:通过工会组织的漫步烟台山古迹建筑活动,我深入了解到福州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贸易港,也是中国近代历史抗争与开放的重要窗口,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在此留下足迹。此次活动让我更加自豪于生活和工作在这个美丽城市,我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积极的态度,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好传承,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颜老师:我突然领悟了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科学谋划福州“3820”发展战略时提出的:“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的深远涵义。如果说百年榕树、鼓岭夕阳像姑娘脸颊上一抹靓丽的色彩,那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博大胸怀和民族气节就是福州人的铮铮铁骨、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脉之魂。福州这座城市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革命之城,通过这次校工会的活动,我不仅对工作的这座城市多了一份了解,更多了一份敬仰与热爱。
此次 “行走的思政课堂” 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实地体验深度融合。“劳模进课堂” 这一特色品牌活动,充分发挥了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职工以劳模为榜样,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老师们在行走中收获知识,在实践中担当使命。
